黄雀

日松本肇贾岛的文学废墟之美

发布时间:2022/5/31 18:47:53   

一序

贾岛(—)字浪仙,范阳(今北京市)人。其先祖为汉代贾谊。二十岁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元和六年()三十三岁时,在洛阳初谒韩愈。其诗文才学深受韩愈赏识,遂还俗,埋头于诗文创作。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然而始终没能及第。开成二年(),五十九岁时,被授予遂州长江县(四川省蓬溪县)的主簿一职。开成五年(),六十四岁时,任期满后,转赴普州(四川省安岳县)司仓参军,会昌三年()病逝于普州,享年六十五岁。贾岛死后,任命普州司仓参军的通知才送达。

贾岛还俗后,因为屡试科举不第,所以对官宦事业表现的非常淡泊。贾岛的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下面对他的文学作品进行考察〔1〕。

二自画像

贾岛有以《鹭鸶》(卷八)为题的诗,是一篇咏叹白鹭鸶的寓言诗。

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

岛月独棲影,暮天寒过声。

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

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

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描写了白鹭鸶捉不到鱼,在沙岸上徘徊的场景。好像也是在描写贾岛自身因科举考试屡遭失败,为寻求权贵的庇护而四处奔走的自身刻化。根据当时的风气,科举考生为求取功名,常常以作诗的方法向权贵推荐自己。长庆元年(),贾岛四十三岁时,为了寻求翰林承旨学士元稹的举荐,曾作《赠翰林》(卷十)一诗,以“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余年浪过春”这样的诗句,陈述了自己十多年来屡试不第的困境。第三句和第四句描写了白鹭鸶没有同伴的孤独,也暗示自己孤立无援的生活现状。第五句和第六句叙述了白鹭鸶孤独的原因。树枝折断而从巢穴中掉落,也许是暗指长庆八年()贾岛四十六岁时,赏识他的韩愈病逝一事。“失侣遇弦惊”暗示自己所受的屈辱。第七句和第八句描写在云霄中,频频向天空凝望的白鹭鸶。白鹭鸶就像贾岛的自画像,期盼某一天阴郁的天空会突然放晴。这里是指贾岛即使受到很多挫折之后,也不放弃希望的不屈精神。贾岛说,我知道白鹭鸶的方向。如果白鹭鸶等于贾岛的话,那么他将要去哪里?下面继续追寻他的足迹。

三废墟之美

贾岛是中唐时期的诗人。虽然中唐时期的诗坛已经没有了盛唐那般恢弘的气象,但是也产生出了新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我们先来看这首以《泥阳馆》(卷五)为题的诗。

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

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

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

这首诗是贾岛于旅行的途中停留时,在废墟里为友人写的送别诗。第一句和第二句描写在异乡偶然与朋友相遇,黄昏时即将离别的场景。朋友将要回归故乡,在目送他远去的背影时,心中这离别的悲伤和羁旅中的忧愁瞬间便涌现了出来。从第三句到第六句是描写朋友离去后废墟的寂寞景象。第三句的“废馆”和第四句的“空城”强调了朋友的离去。第五句的“白露”,是引用《礼记·月令第六》里的“孟秋之月”中的“凉风至,白露降”,为初秋景物,与第三句中的“秋萤”对仗。此外,还有第四句的“雨”和第五句的“露”也是对仗的词语。第五句和第六句是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光和影,天与地的对比融入鲜明的色彩,创造出如画一般的美感。第七句和第八句描写他孤零零地一个人度过漫漫长夜,这两句与第二句是对应的。而“独坐”和“孤灯”所表达的孤独感,“废馆”与“空城”表达的寂寞感也同样地连在一起。

泥阳是三国时魏国的一个都市,在长安之北。到了唐代这个地名早已不复存在,变成了华原县的一部分。泥阳馆可能是旅店的名字,贾岛住宿时已经变成无人的废墟。也许是旅店废止后成为民宅,总之,使用这个当时已消失的地名,更增添了友人离去后的寂寞感。

这首诗反覆地咏叹除了作者之外空无一人的场景。“秋萤出”“寒雨来”形容和友人分别后,只剩下萤火虫和阴雨与作者为伴的寂寥。至于长青苔则是说明访客稀少。然而,孤独就真的是一件坏事吗?〔2〕

闻一多在《唐诗杂论》(《闻一多全集》三,开明书店,)所收的《贾岛》当中,指出贾岛是发现文艺含有“休息”效果的第一人。闻一多认为,“初唐的华贵,盛唐的壮丽,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腻味了,而且容易引起一种幻灭感”,“正在苦闷中,贾岛来了”,“惟有休息可以驱除疲惫,恢复气力,以便应付下一场的紧张”,这的确是创见。在重新重视人生可以悠闲地生活的今天,尤其能够获得共鸣。当太过于努力而感到疲倦时,我们需要休息。而像荒凉的废墟不就是最适合休息的场所吗?

贾岛投宿在废墟的泥阳馆里,应该不是偶然的。元和七年(),三十四岁的贾岛曾经住在长安的延寿里,在《延寿里精舍寓居》(卷一)当中写道,“旅托避华馆,荒楼遂愚慵”。他说荒废的居处正适合愚钝且凡庸的我,所以避开那些华美的建筑物。又如,长庆三年()四十五岁时,住在长安升道坊的时候,作了一首题为《荒斋》(卷四)的诗,写道,“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3〕。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首诗都用了“愚”这个字。根据李嘉言的《贾岛年谱》,升道坊位于乐游园的东面。乐游园即是乐游原。关于乐游原,植木久行在《唐都长安乐游原考——乐游原的位置及其形象》(《中国诗文论丛》第六集,)作了以下说明:

在唐代安史之乱发生之前,每逢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和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乐游原就会变得特别热闹。然而平日居民却很少,是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特别是有坟墓一样众多的废墟。

植木久行在这篇论文中指出,贾岛的诗风能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乐游原的存在。或许贾岛是因为乐游原如同废墟,才会选择居住其中。而贾岛选择荒废住居的理由,是基于内在的欲望和追求,也可以说是反映出了他的审美观。

化为废墟的泥阳馆激发了贾岛的审美意识。好像是夕阳中的白色露珠,充满无限幻想的色彩。

在此介绍一下中国文学中有关废墟的意义〔4〕。本论根据《佩文韵府》中,至唐代为止表现废墟的诗语,依时代顺序排列如下。

〇六朝时代

①《废邑》空村余拱木,废邑有颓城。

(出典)沈烱《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一,中华书局,)

〇盛唐

②《废井》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出典)李白《姑孰十咏》谢公宅(《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二)

〇中唐

③《废渠》雨水洗荒竹,溪沙填废渠。

(出典)王建《县丞厅即事》(《全唐诗》卷二九九)

④《废寺》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出典)顾况《经废寺》(《全唐诗》卷二六六)

⑤《废塔》废塔巢双鹤,长波漾白鸥。

(出典)戴叔伦《崇德道中》(《全唐诗》卷二七三)〔5〕

⑥《废戍》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

(出典)刘长卿《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刘随州诗集》卷二)

⑦《废馆》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

(出典)贾岛《泥阳馆》(《唐贾浪仙长江集》卷五)

〇晚唐

⑧《废栈》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出典)温庭筠《烧歌》(《温庭筠诗集》卷三)

⑨《废砌》废砌翳薜荔,枯荷无菇蒲。

(出典)温庭筠《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温庭筠诗集》别集)

⑩《废泉》鸡头竹上开危径,鸭脚花中擿废泉。

(出典)皮日休《题支山南峰僧》(《全唐诗》卷六一四)

由此可见,中唐以后使用废墟的用例是非常多的。其中,①和⑥是对战乱伤感的诗,并不是以咏废墟为主要目的,但是如果没有对废墟的关心,也就不会有这样的诗产生了。而且中唐以后以废墟为内容的用例不断增加,我认为正如闻一多所指出的那样,和“休息”的渴望,不是没有关系的。在一个无人介入的静谧空间里,可以抚慰人们疲于斗争的心灵。

齐文榜在《贾岛集校注》的前言中认为,在贾岛的诗中,很难看到谈笑的身影。喜欢清静的环境,大概也是源自贾岛的性格。《斋中》(卷一)的“耽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题长江》(卷五)中的“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就是这样的例子〔6〕。贾岛发现了幽静之美。宋代的王安石亦歌咏“谅无与歌弦,幽独亦可喜”,(《散发一扁舟》,《临川先生文集》卷八)“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同卷二十七),可以说是将贾岛诗风升华后的成果。

对喜爱幽境之美的贾岛而言,废墟是最理想的空间。

四患病之蝉

贾岛生活的中唐是价值观急遽变化的时代。而废墟之美的发现,也可能是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动向。只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上发生转变,可怕的事物也会变成快乐。毫无价值的事物也会突然被认为有价值了。王毅在《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所言,中唐以后,由于白居易的出现,懒与病成为士大夫的人格标志(第七编,第二章,《懒与病》)。如果考虑其背景是需要有“休息”的愿望,就不难理解这种文化现象了。下面将要考察贾岛的《病蝉》(卷六)。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这首诗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描写停在掌心,已经飞不动的患病的蝉。第三句和第四句叙述这只蝉即使折断了翅膀依然向前爬行,虽然发出悲伤的声音,听起来还是很悦耳。旨在歌咏不能飞的蝉仍然拥有顽强的力量和高洁的志向。第五句和第六句叙述了蝉的腹上沾满露水,眼中落进灰尘。形容蝉所陷入的困境。第七句和第八句是写黄雀和老鹰同时想来捉蝉,对蝉迫于眉睫的危险发出警告〔7〕。

病蝉是贾岛的自画像。想飞却飞不动,还有众敌环绕窥伺。黄雀与老鹰是坏人的比喻。最后两句出自《说苑卷九·正谏》中的故事。停在树上喝露水的蝉,丝毫没有发觉身后螳螂的逼近,一心想要捉蝉的螳螂,也没有注意到黄雀伺机在旁,而这只想捕食螳螂的黄雀,也浑然不知树下有个少年正拿着弹弓要射它。这个故事是为了谏阻吴王攻荆(楚的别称)而作的寓言,讽刺吴王只顾眼前利益,而忘掉身后出现的危机。《庄子·山木第二十》也出现了与上文相同的故事,是在劝戒人们不要忘记自我。贾岛将自己比作生病的蝉,并告诉我们即使在艰难的处境中,也不要忘记自己生存下去的重要性。

元代的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七·着题类》中,批评贾岛的《病蝉》,认为贾岛仿效杜甫。却又赞赏“尘点误侵睛”的独创性〔8〕。唐代以前原本没有用患病的动物或植物作为诗题的习惯,杜甫的《病柏》(《杜诗详注》卷十),《病橘》(同卷十)可算是首例。但这是植物方面,动物方面有钱起的《病鹤篇》(《钱考功集》卷三)。至于贾岛除了《病蝉》之外,也有题为《病鹘吟》(卷十)的诗,“病鹘”令人联想到杜甫《呀鹘行》(《杜诗详注》卷二十二)中的“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贾岛继承了杜甫风格,自然是很清楚的〔9〕。

正像方回认同“尘点误侵睛”之独创性时所言,《病蝉》诗中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展现了贾岛的独到之处。将视线转向微小世界是中唐诗人的特色〔10〕。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蝉的腹上沾了露水,眼中惹了尘埃这样的细节描写。而且,对微小事物刻化的先驱者是杜甫,他曾经在诗中这样写道:

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

(《独酌》,《杜诗详注》卷十)

芹泥随燕觜,蕊粉上蜂须。

(《徐步》,同卷十)

这二首诗是杜甫描写蜂头粘着柳絮,蜂须沾上花粉等,刻画的极尽细微,对贾岛的诗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唐诗纪事》卷四十的记载,因为贾岛连年科举应试不第,所以作《病蝉》之句以讽刺公卿。科举及第是贾岛长年的梦想,可是他却始终没能高中。担当官吏也并不成功。那么,对贾岛而言,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呢?

五诗人的生活

和贾岛并称的诗人是孟郊。胡适在《白话文学史》(岳麓书社,)当中,有一篇谈论孟郊的文章中说到,杜甫之后,做诗成了诗人的第二生命(第十五章)。写诗并非是供显贵们消遣的玩具,也不是准备科举考试的道具,而是作诗本身具有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以诗人为业被当成人生的目标。贾岛所希望的,也是以诗人为毕生的志向。诗人的生活才是从失意落魄的人生当中,找到的一条出路。贾岛还有“推敲”一事广为流传〔11〕。吟诗的风潮到了中晚唐更为显著,这反映出从作诗中,发现了人生意义上的价值观〔12〕。

贾岛在《戏赠友人》(卷二)诗中,叙述了自己热衷于作诗的心境: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泠。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这首诗是以井水来比喻创作的苦心。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将心比喻为井,认为作诗一日都不可缺少。第三句和第四句比喻作诗就像用绳索吊着水桶从井中汲水。第五句和第六句比喻每日作新诗就像从井里把水提上来一样。第七句和第八句写创作诗文煞费苦心。

然而,创作是苦心的,同时创作也是喜悦的。贾岛热爱作诗,甚至咏《病起》(卷六)一诗,感叹“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可见对贾岛来说,诗文创作是他生存的证明〔13〕。

荒井健在《寒瘦诗人贾岛》(《秋风鬼雨——被诗诅咒的诗人们》,筑摩书房,)中指出,贾岛执着于特定题材,并举王香毓之说,认为贾岛好咏蝉和蟋蟀。贾岛只咏蝉和蟋蟀等特定的题材,显示他坚定作为职业诗人的信念。就像流行作家会产生出独立的创作风格,风格一旦固定,就成为其注册商标,有时也容易陷入千篇一律,被指责为老套,也可以说是流行作家的宿命。“蝉和蟋蟀”如果算是贾岛的注册商标,也意味着贾岛身为职业诗人的成功。

“郊寒岛瘦”是苏轼在《祭柳子玉文》(《苏轼文集》卷六十三,中华书局,)中,评价孟郊与贾岛诗风时所用的词语。苏轼为何用“瘦”字来形容贾岛诗句的特色?接下来考察贾岛和“瘦”的结合理由。先引孟郊所作的《戏赠无本二首》其一(《孟东野诗集》卷六)为例: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

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

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这首诗的前六句描写贾岛热衷于作诗的身影。消瘦的僧侣躺在冰上,吟诗的口中好像出现了刀伤,写其苦吟的姿态。后六句将贾岛与孟郊、韩愈、李白、杜甫等人相比,赞赏其诗风。孟郊称贾岛为“瘦僧”,因其清瘦所以把他踉跄行走的样子比为鹤。贾岛在《和刘涵》(卷二)写道,“新题惊我瘦,窥镜见丑颜”,即是自己一写诗就会非常消瘦。姚合的《别贾岛》(《姚少监诗集》卷二)中,也描述贾岛之瘦为“野客狂无过,诗仙瘦始真”,贾岛因苦吟而至唇伤嘴破且瘦。又如,依据《云仙杂记卷六·吟诗落齿》中,谢灵运半天就成诗百篇,以致脱落了十二颗牙齿。苦吟伤身,因为苦吟而消瘦的诗人就属杜甫最具代表。

李白有《戏赠杜甫》(《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一诗: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这首诗收在《本事诗·高逸第三》当中,李白调侃杜甫在规律琐碎的近体诗上煞费心思。李白本身善于写古体诗。需要注意的是,李白说杜甫之瘦原于苦心作诗。杜甫正是苦吟派诗人的始祖。

孟郊称贾岛为“瘦僧”,算是对贾岛文学上的最高赞辞,因为孟郊将贾岛视为与杜甫匹敌的诗人。而苏轼说贾岛“瘦”,应该与孟郊所言意义相同,肯定了贾岛是能够与杜甫相称的苦吟诗人。

《云仙杂记卷四·祭诗以酒脯》记载,贾岛在除夕夜取出一年来的作品,以酒和肉干祭之,并且唱到,“劳吾精神,以是补之”,慰劳自己将全部的精神投入到作诗上。杜甫同样也是穷尽心力于作诗,曾作《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诗详注》卷十)写道: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充分表现了杜甫热心于雕章琢句。这种对作诗赌上生命的热情,作为苦吟派鼻祖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李嘉言认为上述杜甫所咏的诗句,好像是预先为贾岛作出的评论〔14〕。

苏轼的“岛瘦”之评,可以说贾岛就像杜甫那样,创作出让世界都震惊的词语的开拓者。

六小结

宋代的欧阳修在《六一诗话》里,曾列举了表现羁旅艰苦的名句,其中之一是贾岛《暮过山村》(卷八),试揭全诗如下: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这首诗的前半部叙述了路经边境的旅人不安的心理,后半部则描写不安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旅人看到烧饭的炊烟终于松了一口气。其内容与即使受挫也不放弃希望的“鹭鸶”相似。这里写到的在黑暗中燃起的烟火,如果说是贾岛在旅程终点发现的,称为“诗人”的灯火,应该不为过吧!

注:

〔1〕底本为四部丛刊本《唐贾浪仙长江集》。〔2〕富永一登《使用“孤”的文学言语的展开——至陶渊明》(《未名》二十二号,)中,论及了以陶渊明为分析对象,让自我的孤独感增加。〔3〕姚合《寄贾岛浪仙》(《姚少监诗集》卷四)当中,也说贾岛的住处如“所居率荒野,宁似在京邑”。〔4〕在谷川渥编的《废墟大全》(中公文库,)中,收入中野美代子的《没有Piranesi的中国——从纸上的楼阁至废屋》,写到“盖中国作为表象的废墟,皆无”。其他废墟相关著作,参阅谷川渥《废墟之美学》(集英社新书,),ChristopherWoodward著·森夏树译《INRUINS》(青土社,)。〔5〕根据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此诗亦见于明代张以宁的《翠屏集》卷二,认为是伪作(页)。〔6〕齐文榜在《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题长江》的注[二]中,从儒教和佛教两方面来说明贾岛的“好静”。而黄鹏在《贾岛诗集笺注》(巴蜀书社,)《题长江》的注②中提到,“好静”最能体现贾岛的性情,也举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杜诗详注》卷八)的“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作为吟咏“静”之意义的诗例。〔7〕在川合康三《从蝉诗看诗的转变》(《中国的alba——系谱之诗学》,汲古书院,)当中,认为蝉具有高洁的同时,又有被虐待的弱者形象,已有曹植的《蝉赋》(《曹集诠评》卷三)为先例。〔8〕贾浪仙诗得老杜之瘦而用意苦矣。蝉有何病。殆偶见之,托物寄情,喻寒士不遇也。中四句极其奇涩,而“尘点误侵睛”,尤亘古诗人所未道,故曰浪仙用意苦矣。〔9〕李嘉言在《长江集新校》前言三(上海古籍出版社,)里,也指出贾岛继承了杜甫的精神。〔10〕马承五的《中唐苦吟诗人综论》(《文学遗产》年第二期)指出,“他们把自然界的细部和小物体作为诗歌中的表现对象,从中求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11〕有关“推敲”的传说,参考静永健《贾岛〈推敲〉考》(《中国文学论集》第二十九号,)。〔12〕冈田充博在一篇考察中晚唐这种埋头于诗文学风潮的论文中,指出了这时期的特征,(一)对于诗文学的关心上升至读书阶层所独占的位置,(二)文人意识到热衷诗文学的创作,也可以成为诗作题材,(三)皎然的《诗式》等主张苦吟重要性的文学论开始出现。《关于中晚唐期所能见到的诗文学的埋头创作的风潮——以诗人们的文学的自觉问题为中心》(《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文学二十六,)。〔13〕芦立一郎在《贾岛诗试探》(《山形大学纪要》(人文科学)第十三卷第一号,)中,论及《戏赠友人》一诗,认为“歌咏作诗赖以为生,作诗才存在着真实的生活,这种逆转常识性的想法应该相距不远吧!”〔14〕同注〔9〕。据《鉴诫录卷八·贾忤旨》中记载,贾岛“因啖牛肉得疾,终于传署”。让人联想到杜甫“牛肉白酒”的临终传说,这也许是贾岛和杜甫之间的共通性,导致形成相同的临终传说。有关“牛肉白酒”的传说,可参阅松浦友久的《李白传记论——客寓的诗想》页(研文出版,)。

本文摘自(日)松本肇著;孙险峰译;蒋寅主编.韩柳文学论。仅供诸君参考学习。如需引用,请以原书为准。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侵删。

本期推荐好书有偿帮找中国文史哲电子书、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