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孩子,只要你不断努力善于发现,你会懂得越

发布时间:2025/5/5 14:21:14   

文/国伟

孩子!只要你不断努力,善于发现,你会懂得越来越多

看准后再回答问题!

有一次,我们带着女儿到郊外挖野菜,挖了一会儿我们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正当树上的鸟儿喳喳叫着,不停跳上跳下嬉戏的时候,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了一会,猛然地径直冲到了树上,树上的鸟儿吓得四散飞开。这时我问女儿:“现在树上还有几只鸟?”“没了,全逃了。”女儿看着惊慌飞远的鸟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回答得对,但不全面。你看那只老魔还在树上呢。”我启发她道。“哦,老鹰也是鸟,应该答树上还有一只鸟。”女儿笑着说。“还不全面。”我说。“为什么?”女儿瞪大眼睛,惊愕地反问。

“你再抬头仔细观察观察!”我提醒女儿。女儿上下左右环视了一遍惊喜地说:“我发现了,树上还有一个树枝搭建的鸟窝,也许那里面还有几只不会飞的锥鸟呢。”“你真聪明,所以,以后遇事要把思维放宽些,学会善于思考,多方观察,看准后再回答问题,胜算的概率就更大。你看啊,如果你这样回答老爸的提问,是不是更妥帖一些:树上胆小的鸟儿一只也没了,凶猛厉害的鸟儿有一只,弱小无助的雏鸟也许有一只以上,也许一只也没有。”女儿听了我提供的答案,似有所悟,不住地满意点头。

大自然中有无穷的魅力,有探索不尽的知识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我们都会拿出工具,找来旧帘子上的细竹条,买来纸张,和孩子们共同制作风筝。在制作风筝的时候我们只做口头指导,将一些简单的机械工程原理讲给他们,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一遍生,两遍熟,三遍成师傅,刚开始孩子们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我们就让拆掉重做。孩子们制作风筝的过程,不但是快乐的享受过程,也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我们到洛河滩放风筝的时候,就将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融入玩的过程中,提出来让他们玩中观察,玩后思考,弄不懂的问题和大人共同探讨,或者回家到书中寻找答案。

例如,为什么清明节前后风筝飞得高,怎样识别风向,为什么要逆风向拉风筝线风等才越飞越高…让他们学会思考,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有一次,在放风筝回来的路上,我对儿子说:“你那么爱看历史故事书,你给我讲几个古人,巧借风力,的故事听听。”儿子饶有兴趣地先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黄盖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接着,他又给我讲了在科技还很不发达的宋朝,郑和利用风力鼓起船帆,率领两百多艘海船和2万多人,从江苏太仓出发,远渡重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故事。

孩子手舞足蹈,讲得津津有味,我也听得满心欢喜。“大自然中有无穷的魅力,有探索不尽的知识,只要你不断努力,善于发现,你会懂得越来越多。”我听完孩子讲的故事后说。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我们经常将不同学科的内容交叉在一起,让孩子们融会贯通。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文中有一篇《蛇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

办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这则寓言的中心思想是:办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我让孩子将这则寓言故事和自然课本中讲的“食物链”内容连贯在一起学习,不但使孩子加深了对语文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还使她懂得了由于各种生物互相制约,才使整个自然界食物链趋于平衡的道理。同时,孩子还饶有兴趣地根据自然课中讲的“食物链”的有关内容,引申出来“老鼠偷粮,雄鹰、蟒蛇在后”“野兔暗草,恶狼、狡狐在后”“小鱼吃虾米,大鱼、巨鲸在后”等自编的歇后语。

孩子还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在广阔的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时时刻刻都在为生存进行着拼搏,”一物降一物,弱肉强食”,要想生存必须强于对手。想象是孩子们智慧的翅膀。孩子们长到十多岁以后,为了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发挥能力,我们经常循循善诱地让孩子去续编、虚构那些蕴含着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让他们根据头脑中不断出现的人物、情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顺势给以孩子引导和鼓励

尽管有时孩子们发挥得离谱、离奇、无意义,我们也从来不嫌弃,顺势给以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们感受到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有一天,我给已经上六年级的儿子讲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时,讲了《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儿子很专心地听了后,半天不作声。我问儿子:”你在想什么?”儿子说:“这个故事很感动人,但我却不太同意王祥的做法。我看儿子有想法,就鼓励他说:“今天你的日记还没完成,你现在就以《故事新编》为题,按照你的想法,把它改编一下当日记吧。”儿子愉快地答应了。

晚上临睡之前,他把改写后的故事交到我手里。他写的题目是《王祥砸冰钓鲤孝母》,他改写的故事虽然有些句子不很通顺,但内容却顺理成章。他在故事的后面还写了自己的感想:“王样孝敬老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的做法不值得效仿。做事情要既能保护好自己,又能达到目的,何必非要去冻伤自己。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以后想再孝敬母亲,那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看完后,在他的文章后面用红笔“奖赏”了三个五角星,写了一个大大的“好”字。孩子这时候兴趣大增,建议以后多多做这样的事情。

结语: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个家长耐心而细致的引导。引导孩子们去仔细观察生活当中和自然当中的事与物,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奥妙所在。有些事情孩子做一遍未必能成功,但是通过多次练习,他们既掌握了其中的道理,又掌握了新的技能,可以说是一石二鸟。希望以上的内容对你教育孩子能够有所帮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1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