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人的驭人之术

发布时间:2025/3/25 10:21:04   
《滕文公章句上》有言: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其得出的结论就是,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这句话用在今天仍然适用。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古今的驭人之术。远交近攻与唇亡齿寒《战国策》有言: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食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这则故事说的是在战国时代,齐国攻打楚国,破军杀将,却不能攻城略地。反而因内部不和,上演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自己国家反而被灭。所以范雎建议秦王,采用远攻近交的政策,确保得到的都是自己的。在二战中德国在攻打波兰时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现代战争史远交近攻的灵活运用。反之日本在与中国开战后还在太平洋战场继续对美宣战就是典型的齐人伐楚。两者结果自然都不言而喻。在职场上,我们也经常见到很多领导拉拢一批,打击一批。避免自己同时受到攻击,使得自己永远是别人需要依赖的对象,处于不败之地。战国时晋侯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有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然而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劝告,晋国在灭了虢国后,顺便也灭了虞国。古人的智慧在于把计谋和对策同时留下了。为了防止远交近攻之后兔死狗烹的悲剧,就需要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中庸之道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人都觉得自己聪明,然而被利欲驱使,如同禽兽般地进入捕网、木笼、陷阱之中,却不知道如何逃避。人人觉得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然而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了。《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讲的就是物极必反的原理,做什么事都要有度,不要过分。极力要做得最好,往往难以达致目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在工作中,如何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剧,如何逃脱枪打出头鸟的命运,我们至今都在交着各自的答卷。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明知辉煌,过后是黯淡,仍期待把一切从头来过。追求完美,本身就不完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听天命,尽人事,享受当下方可长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8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