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第4期邓高如一位将军作家的美好文化呈现

发布时间:2023/5/18 10:31:30   
北京最大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414/8846266.html

今天发表邓高如的散文:《雅人深致》。

这是一篇揭示人性底色的文章。人性中的“装”“绕”“诚”“尤”等等,皆是那么可笑、可爱、可用之物。人性的多彩多色,凡人如此,过往之达官贵人,也未必不是如此。

——兵言编辑部

雅人深致

文/邓高如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类尖端前沿的阔论,言者天上地下,闻者云里雾里,越是国泰民安时,越是高人扎堆处,这类东西就越盛行。古人称之为“雅人深致”,今人或许可称为“高人奇论”了。

不信?且往下看。

今年夏天,我买了一套电子音响。在卖场,因声音嘈杂,加之商家反复宣传诱导,以为质量不错,但回家使用后,深感音质较差,似觉上当。

我曾学过一段乐器,是略懂音乐之人,便找商家问理。商家说,哪里不对?你得讲具体点,低音、中音还是高音?你知道,低音是声音的框架,中音是声音的血肉,高音是声音的细节,超重低音则是特殊音色的偶尔表现。比如大炮发射在山谷的回响,飞机起飞时的轰鸣……

我听他口若悬河的解释,便说,主要是中、高音表现力不强。比如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中老班长独舞时那段木琴演奏,未表现出应有的跳跃感;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波洛的扮演者说话时胸腔的回音,少了穿透力;还有电影《速度与激情》中的几次刹车和玻璃破碎的撕裂声,也缺少震撼力。

他听我是内行,便说,先生,看来这要在电源上找原因了。你住的是哪个区?用的是什么电?

我如实相告后,他一拍大腿说,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段时间天旱,三峡大坝内存水减少,发电量不足,重庆市的许多区就改为供应火电了。你们区使用的就是万盛送来的火电,因而难免影响到音响的音质。

我一听这话太玄妙,电的来路与音响的音质还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他说,关系大了。

接着,就给我详细介绍了当下音乐界某些大腕们一致认可的“秘诀”。他说,真正的音乐玩家,是能听出水电、火电、风电与核电的各自录、播音音质区别的。

具体来讲,火电驱动出的声音饱满热烈,但燃煤质量却难以把握,所以产生出的声音难以稳定。水电播发出的声音冷静凝重,特别是每年4月,雅鲁藏布江冰川融化时,一冬的极低气温使水流凛冽而清澈,转为电能后,其性格亦端庄而宁静,产生的声音当然最稳重淳厚。于是顶级音乐大腕们都在此时蜂拥拉萨,争抢录音棚,造成人满为患。

所以早有发烧友建议,最好是投资建设独立的“雅电”供应系统,好让这高山雪原的玉洁圣水使音响脱胎换骨!但是如何将“雅电”单独输送到全国各地发烧友的乐场,这又成了问题。

他还说,风力发电也不稳定,造成音乐的层次感差,而且又特别不善于表达小提琴.阿娜多姿的音色。核电有浓浓的工业味,性情木讷呆滞,解析力也不强,根本不适合于听音乐,这是中外音乐家的共识。还有,三相和两相用电,与音色也有关系。用三相电者,音质平衡感好,适合于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乐,而用两相电播放出的音乐,就让人有踏波踩浪、音色不稳的感觉。

听到这儿,我懵了!我的一点小小的音乐知识,在这商家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自愧莫如了。我更弄不清商家的这套知识,是科学?还是“炫学”?是科研?还是科幻?抑或就是为解脱音响质量而编造出的一套说词。

我想,这各种电能经过供方的转换储存设备一调理,多大的脾气也没了。虽说电死人的本性不会改,但当转化为工力驱动光碟播发声音时,也不能太调皮。不同的电能或许会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泼一点,有的稳重一点,但想来差别都不会太大,顶多就像躁动于母腹中的男胎女婴,除了有经验的母亲外,外人是很难辨别出两者胎音差异的。

果然,后来我知,重庆以及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水、火、风、核等诸种电能,都早已并入国家电网,统一融会贯通使用,绝对不存在居民区还有你用水电、我用火电之分。这就如重庆朝天门汇合后的长江水,流出一段路程后,谁还分得清它们各自来源于涪江、渠江,还是金沙江呢?

以电源论音质的这套“高人阔论”,如果背后不是商家为美化商品质量而采用的说辞,那就是富人为追求感观享受而形成的怪癖了。

时下有“食不厌精美、衣不厌新潮、玩不厌心跳”的生活追求,那么,“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不如天籁之音”的声色享受,想必也是大有市场的。读闲书,见前几年某地一土豪,受晚清谴责小说《负曝闲谈》中有关记载的影响,开发一菜肴:一只鹅肚内,包一只鸡,鸡肚内包一只鸽,鸽肚内又包一只大黄雀,黄雀肚里再塞上虫草和几只钻戒。用文火蒸上两个时辰,众客人便开始食用。先是一层一层地尽享美味,最后钻戒现出,分与客人,人手一只。客人喜不胜收,主人心想事成。看毕,我心累至极,这炫富赛过郭美美,这美味超过帝王家,这行赂手段可称时代高手了!看来,这奢靡享受之乐,确实有破堤泛滥之势啊!

看来,这“雅人深致”,在这里又已变成“雅人奢致”了。

由音响商家的说道,又使我想起《红楼梦》中那段关于“冷香丸”的描写来。那个难得的“巧”劲儿,又是“雅人深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该书第七回写道:那日周瑞家的到宝钗闺房问病,宝钗笑道:再不要提吃药的事了。为这病,也不知花了多少银子。看过多少名医,都不见效。后来多亏了一个癞头和尚,说是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说我这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就给了一个海上方子,还有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说发了病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我吃了他的药后,倒有些效验。是何等仙药如此灵验呢?宝钗笑道:这药真真把人琐碎死了!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与药末子和在一处,一齐研好还没完。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用水调匀后,和了药,再加上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做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病时,拿出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此药就叫“冷香丸”。

有红楼梦研究者对此药方作过查证,发现现存各类药典中,均未记载这一方子,而其它44个药方,皆有出处。为何独独此方典出无据、似为杜撰、并又取名“冷香丸”呢?

原来,小说是写人物的,药名包括此药炮制的繁琐过程,都是为人物服务的。它一是以“冷香丸”之药名,暗示薛宝钗性格的内冷外热,内方外圆;二是此药属凉性,具有消减内火,抑喘安神的作用;第三点最重要,就是通过薛宝钗绘声绘色讲述其药调制的“可巧”经过,来展示她对未来幸福婚姻的美好期冀。

你看,周瑞家的听了这药制作的繁琐程度后,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癞头和尚)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想想,这么难得的药材,这么复杂的工艺,好个薛姑娘,一两年间便完成了。正好应了北京同仁堂堂口的那副门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有这等心力和预兆的支持,宝钗姑娘的婚姻必当是春风沂水,天合人意,好事必成了!而结果呢,我们就勿需赘言了。

——橘子糖插画《林黛玉》

从薛宝钗地上调制冷香丸的可巧劲儿,又想到年南太平洋上空发生的一件更巧的事体来。

当年7月24日,马来西亚航班发生空难。事发后,人们对这起事件中"7"字的频繁出现,有了许多猜测:机型是波音,航班号是MH17,事发7月17日;另据马航声明,飞机服役17年,首飞于年7月17日……这一连串“7”字的巧合,便引发了不少人对此数字的探寻。其实,作为数字本身而言,"7"的功能与其他数字并无不同,可一些探寻者却认为,从民俗意义来看,吾国古人眼里的"七"字,则往往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它首先是“人日”。因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第七天为人过年,即古人的“春节”,俗称“过大年”。它又是“情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俗称“乞巧节”,传说在这一天,相爱中的牛郎织女将聚会,这便成了中国人的“情人节”。它还是“鬼日”,因人死后第七天,亲属要祭奠逝者,俗称“做七”。以此算起,每隔七天祭奠一次,前后七次,共四十九天,死人才能转世。若是帝王驾崩,此日子就更为隆重,因《礼记·王制》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并设“七庙”以祭之。也就是说,“七”乃帝王殡天的忌日!

分析者认为,这么重要的一个日子,要么是国人过大年,要么是情人相聚会,要么是死人受祭时,要么还是大行皇帝的国祭公日,全国都要降半旗志哀呢,尔机本当肃静回避,怎可载着多乘客,人声嘈嚷、马达轰鸣地冲了良辰,撞了忌日,破了天朝祖规,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你不葬身大海,还当如何?

这样的推断,显然是无稽之谈,但却又提醒我们,国人对巧数的解析,对巧事的期冀以及对巧日子的珍爱与欢庆,那是耐人寻味的!

当今青年信星座,网上公示身份时,年龄可以不写,政治身份可以忽略,而星座是绝不可缺少的。这干啥用?原来算运势、论性情、谈婚嫁、求财富等等,都要用它配对借力。在其搭配中,也贵在一个“巧”字。

比如天蝎座绝配巨蟹座,婚姻温馨安全;射手座若配白羊座,恋爱、生意见面就成交。还有婚礼日期的选定、宝宝生期的掌控、姓名笔画的多少等等,都要巧在与吉日良辰、阴阳五行合辄合拍。这好比芝麻掉在针眼里,求的就是那个巧劲儿!

其实你只要想想,当年我们父母亲并无这套习俗统领,许多婚姻、家庭、事业不一样好好的吗?不认这套西风东渐引入的习俗或者迷信如何?我们是否要活得轻松一些呢?

——戴敦邦《织女牛郎》

明人冯梦龙的笔记小说中,有王安石巧辨三峡水的故事。后人几经演绎,颇多韵味。

王安石任宰相时,患上了痰火之症,虽服药数剂,但难除病根。太医院让他饮阳羡茶调养,最好用三峡中的巫峡水煎烹。恰好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就托他如往来方便,捎带一瓮巫峡水回开封。

丞相之命,哪敢不遵?

不久,苏东坡从四川眉山省亲回京城,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

王安石命人将水瓮抬进书房,亲自开封,又命僮儿煨火,用银勺汲水一壶。王安石自取白定碗一只摆好,再投阳羡茶一撮于碗内,待壶中水色成蟹眼状时,即将此水浇入碗内。稍倾,王安石细观汤色,又轻吮一口后,面色大变,责问道:“此水何处取来?”苏东坡答:“巫峡取来。”王安石道:“你敢确定?”苏东坡答:“确定无疑。正是第二峡――巫峡之水。”王安石哈哈一笑道:“你又来欺骗老夫了,此乃下峡,即西陵峡之水!怎能冒充巫峡水!”苏东坡听后大惊,只得如实以告。

原来,苏东坡探亲期满,返京过三峡前,就备好了水瓮,并再三提醒自己,过巫峡时千万别忘了汲水一事。可偏偏一进瞿塘峡口,这苏学士就被其秀美的风光迷住,直到船至西陵峡时,才醒过神来,记起王安石所托之事,顿时急出一身冷汗,当即命船急返,但因水流湍急,回溯甚难,无奈只得汲一瓮西陵水上船,冒充巫峡水过关了。

此时苏东坡讪讪地问,三峡水相连,并无阻隔,上峡流于中峡,中峡流于下峡,不舍昼夜。荆公(王曾被封为荆国公),你是如何分辨出来的?

王安石得意地说:老夫这点知识,皆出于《水经补注》。该书说,这瞿塘水性,可分三等:上峡水,性太急,水硬味浓;下峡水,性又太缓,水软味淡;惟中峡巫峡之水,缓急相当,水性软硬适中,泡茶其色深浅相宜,其味浓淡可口也。故此茶水一出,老夫观其色,品其味,便知你送来的是下峡水了。

苏东坡听得入了神,连声赞叹老荆公好眼力,正要告辞离去,王安石毕竟是品行端方之人,这才自我揭开了谜底。

原来,三峡之水虽有缓急之分,也有软硬之别,但就算是舌尖上的神仙,也难以分辨出来。

此时王安石用了一个“心理推断法”,他认定苏东坡入峡后,首看瞿塘峡,雄且险,无汲水任务,必然放开身心去欣赏风光。再看巫峡,深且幽,又有神女峰、楚襄王那么多美好传说涌来,如此大才子,不被这“巫山云雨”弄得五迷三道才怪了,还怎么可能记得去汲水呢。只有到了第三峡――西陵峡时,景色渐淡,日光渐开,才会恍然大悟,回过神来想起打水之事,那么,此水不出自西陵峡,又会出自何处呢?苏东坡听毕,心服口服,拜谢荆公而去。

述王安石辨水的典故,想商人兜售音响的宏论,不禁感慨良多。那商人就是乐感再强,天赋再高,我也谅他听不出不同电源播放的音乐之差别。

对于这样一套所谓的“科学宏论”,他或许暗地里连自己都不信,却要振振有词地游说别人信,如果仅仅是为了商人赚钱,倒也罢了;如果已经形成了这种“己所不信,强施于人”的人格、信念乃至于大众文化,那就实在是时代的悲哀,民族的悲剧了。

王安石在治国理政上尽管与苏东坡意见相左,但在人品格调上却与苏东坡相通相融。面对三峡水,他先行“诈术”,再揭谜底,把真相说明,不让老朋友受蒙。仅此一点,我们就不能不敬重有加了。

——岑学恭《三峡》

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生鲜红肉,即牛、羊、猪、马等哺乳动物的肉,也是仅次于前者的“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这一来自世界权威研究机构的报告,真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

据报道,这一消息公布后的几天,许多国家与该类肉食有关的股票,全线下跌。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研究成果,可以说绝不是剑走偏锋的“雅人极致”,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人宏论”,或者“雅人深致”了。

腌肉等各种加工类肉品致癌,过去我们已有所知,而红肉也同样是仅次于此的、“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这还是第一次听闻,而且世界上许多相当严谨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也都指名道姓地站出来,一一列举事实、数据和实验成果加以说明。我们不能不信,也没有必要不信。但最使我们能够相信这一研究成果的,还在这里――那种诚实可信的报告态度。

这就是这些研究人员和许多意见相近的科学家,在公布红肉致癌的同时,又告诉我们另一个事情:肉类是人体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可少食而不可不食。因为人类从远古时期进化至今,所形成的饮食习惯是顺应自然和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不应去改变这个习惯,就此就不沾肉了。

这项研究成果根本的意义在于严肃地提醒我们,要注意均衡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红肉和一切加工类肉品,适当食用鱼鸭鸡鹅之类的禽类白肉。

参与这项研究的伦敦大学营养与饮食学教授汤姆.桑德斯,还告诉了我们具体的食肉参数:每人每天可食肉30克,其中食用红肉的次数每周可选择1至2次。

世界科学家关于“红肉致癌”后面的故事,且能如实相告,这颇有点像王安石对苏东坡说透如何识破三峡水真伪的故事一样,卖了关子后,再告以实情,让你从长计议健康,通盘考虑饮食,荤素搭配三餐,绝不要完全去信“烩不如肉,肉不如竹,竹不如蔬”的过头话。更要警惕自个儿吃素没几天后,并受不了那份清淡无味,又大快朵颐地吃肉喝酒起来。

那“雅人深致”,在这里岂不就变成“雅人没治”了!

邓高如

邓高如:四川省西充县籍贯。当代散文作家,优秀军旅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重庆市散文学会顾问。从军四十余年,曾在部队多级政治宣传机关工作,4年授予少将军衔。

荣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解放军第四届长征文艺奖,蝉联三届四川省散文奖,中国报纸副刊一等奖等奖项。代表作品:散文集《将军文化典藏.邓高如散文卷》《断鸿声里》《半轮秋》等;单篇散文《云蒸波撼钓鱼城》《战友之诺》《儿子要过圣诞节》等。

他在《夫子自道》中言道:珍宝岛一声炮响,顿悟杨炯乐府大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于是毅然投笔从戎。无意求官,有心报国,北域南疆,四海为家。何曾知,忙忙碌碌中,老之将至矣。

敝人个矮头圆,有张松之貌,无晏婴之才。生一头茂发粗且坚,喜时油光可鉴遭人羡,怒时刺破青天锷未残。军中为文数十载,各样文体奉命摸过,唯暗喜“自留地”里的散文、杂文似情人。如今暗恋布明,从清晨至黄昏,一支笔、一卷书、一杯茶,伴度此生。真个是,井眼凡心看世界,顾影自怜著文章。春秋曲笔,董狐直笔,宏篇大笔,何有于我哉?

至于道德文章,窃以为:做人应做至诚君子,努力付出,尽少索取;为文当学慧觉法师,法无定法,惟我为法。平素喜听京剧川戏,闲时也爱植柳弄梅。最喜动手绿化公共院区,虽是挥汗如雨,却也心甘情愿,成了小区一名绿化义工。

最后小编祝大家七夕节快乐!能和相爱的人度过幸福的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5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