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天敌 >> 食物既然都是很晚才从外国传入,那老祖宗们
网上看到一幅图,列举了二三十种常见蔬菜水果粮食,比如辣椒明朝从美洲传入,西红柿清末从美洲传入,绿豆北宋自印度传入,胡萝卜元朝自中亚传入……
诸如此类很多很多,还有土豆、红薯、生菜、花菜、洋葱、西瓜、莴笋、菠菜、大蒜、玉米等等,全是饭桌上常见物。看了这张图,脑子里不禁会有个疑问,既然都是外传的,那古人到底吃什么?缺了这些东西,古之中华饮食,还称得上美食吗?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最麻烦不是知识,而是生僻字,因为老祖宗们过去吃的东西,有些被淘汰,被新物种替代,有些还一直存在,但无论那样,古人称呼和叫法不同,想要说清楚简单,想要打出这些字真是个大麻烦,非常令人头痛。老实说,里面大部分我都不认识。
那么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生僻字吧。
五谷
五谷只是个统称,表达种类繁多,所以五谷具体指那五种粮食,各有各说法,不尽相同。
《周礼》称五谷者,麻黍稷麦豆,《孟子》却说是稻黍稷麦菽。黍稷麦属于公认,不同者在于麻稻和菽。
虽然它们各说了五种,其实都不全面,因为缺少一个重要角色,栗。
栗是古代最重要主粮,如果说它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栗又叫禾、谷,现代称小米,就算不懂粮食,看到这个名字,也应该明白栗是什么地位。
“锄禾日当午”告诉我们的是,锄禾非人名,当午更不是女性,它表达种粮食很辛苦,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号召勤俭节约,不能浪费。
这里就能看出,禾在古代粮食中所占地位。从先秦到唐代,栗一直都是北方主粮,西晋《广志》称栗有12种,一百年后,北魏发展到86种,在粮食中首屈一指。
黍稷含义非常混乱,黍还好说,有些古书把稷解释为谷或者高粱,其实并不正确。如果按照最通常说法,黍稷其实是一种东西,糜子,又叫黄米,黏的叫黍,不黏的叫稷。
这个矛盾主要在于稷的意思太广泛了,我们都知道社稷是国家别称,农官又叫后稷,稷俨然成了五谷之长,于是很多地方便把主粮称之为稷。比如东北管高粱叫芦稷,谷子又叫谷梁,所以也成了稷。
菽是大豆,春秋时从东北传入,所以又叫戎菽。大豆最早是作为粮食出现的,并占据了重要地位,一度与栗并称。
稻是水稻,距今多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大量稻杆稻壳碳化堆积物,如果论种植历史,几可与谷相提并论,所以又称稻谷,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农作物之一。
水稻虽然有产量优势,但对种植条件和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初期并不普遍。如果论南方种植和开垦史,又是一篇宏大命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
总之呢,南方如浙江等地,人类起初并不住在平原,而在山里,原因是平原多咸潮,垦耕并不容易,江南一带迁居史,其实也是一本农耕技术发展史。
一直到了南北朝,南方水稻产量才首次超过谷栗,又随着大运河开通,粮食源源不断北运,这才形成了“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局面。
麦就是小麦,虽然是现代最重要主粮,古代地位也不高,原因也是耕种技术。
唐代为什么被视为盛世典范,仅从农耕技术就可见一斑。唐是粮食结构变化的一个节点,唐以前,以谷栗为主,唐以后,以稻麦为主,也就是说,打唐朝古人主粮才跟现代基本一致。
水稻得益于大运河开通,而麦则是经过不断摸索,才实现了耕种突破。虽然今天看起来简单,但搁古代,种麦子挺难,董仲舒就曾说:“关中俗不好种麦”。
小麦广泛种植的原因之一,仍然是南方,因为南北朝乱世,衣冠南渡,小麦种植也引入江南。江南气候温暖,小麦可以一年两种,或者稻麦间种,这才有了产量上的大爆发。
以记载为例,《诗经》中小麦出现的次数,远不如黍稷,但到了唐代,敦煌净土寺收支账中,麦出现了19次,面69次,栗只有56次,《太平广记》更明显,面食57次,栗仅有4次。
除了五谷,还有其他食物,比如雕胡。雕胡又称菰,其实就是茭白果实,汉代如果说吃米,那八成是雕胡米而非稻米。
《西京杂记》:“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
宋云也在《风赋》里写道:“主人之女,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
唐代雕胡米仍然存在,产量低了地位却提高,成为招待贵客上品,一直到宋代,雕胡才彻底沦为蔬菜。
六畜
六畜指马牛羊鸡犬豕,再加上鱼类,即是古人肉类主食。古中国是典型农耕社会,食物结构中肉类很少,所以才有“肉食者”这个上层社会专用称呼。
其实即便是上层社会,也不是想吃就吃。
《礼记》:“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别说吃了,杀都有限制。周礼规定了一个杀生日,朔日,每月初一,只有这天才能杀生,倘若就是违法。
杀了也不能吃。
《礼记》:“六十非肉不饱。”
《孟子》:“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只有到了一定岁数的老人,才能享受肉食,普通人想吃肉,先祈祷长命百岁吧。
南北朝游牧民族统治了北方,他们无肉不欢,你让他们遵守朔日杀生,六十食肉,简直开玩笑,规矩这才渐渐被打破。
就算规矩没了,虽然名为六畜,普通人能吃到的只有鸡犬。因为中原都是耕地,没有牧场,谁也不舍得荒废庄稼地放羊。羊很少,马牛是家畜,宰杀有严格限制,猪肉又不好吃,所以剩下只有鸡犬可以选择。
古代猪肉一般用来祭祀,每逢大祭,总会看到摆着一个硕大猪头。不是不想吃,而是不会做,如果不用调味料,你试试做出来的猪肉啥味道。何况老猪食物来源,谁都觉得恶心。
说起来自己都不吃的东西,拿来祭神,啥意思嘛。也是到了北宋,经过苏东坡大力宣传,红烧肉之名传遍天下,老猪才得以走上百姓餐桌。
鸡也得另说,因为能下蛋,不舍得吃,所以倒霉的只有狗。这样说可能会引起爱狗人士反感,但若论古代最主要肉食,还真就是狗。所以说吃狗肉这个传统,它不是因为好吃,而是没选择,狗肉又名香肉,那是因为别的肉吃不到啊。
五果、五菜
五果指枣李杏栗桃,五菜是葵韭藿薤葱。当然不止五种水果,更不止五种蔬菜,这都是统称。
水果不说了,因为不属于粮食,五菜里,葵指冬葵,韭是韭菜,藿是大豆叶,葱是大葱,薤学名叫藠头,俗称野蒜、野韭菜,长得跟葱有点像,但能开花结果。
我们历史上蔬菜种类不多,《齐民要术》记载有30种,唐代《四时纂要》也不过35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冬葵。《植物名实图考》称它为“百菜之首”,直到清代还是主菜,古人吃的不是大白菜,而是冬葵。
冬葵又叫寒菜,因种于冬天而得名。古人所称秋葵冬葵,区别在于啥时间种,秋天种就叫秋葵,跟现在秋葵,根本不一个东西。秋葵原名洋辣椒,清末才从印度引入,虽然外形相似,但真不是一个品种。
所以古人说的秋葵,其实还是冬葵。
山珍野味
除了常见食物,还有不常见的,也就是山珍野味。猴头燕窝熊掌鱼翅,这都是顶级珍品,别说老百姓,就连皇帝也不是天天见,所以仅列举几道民间常见美食。
穿山甲,古人真是啥都吃,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们认为穿山甲是水禽,所以给它起了个名叫鲮鱼,意思是长着甲的鱼。
穿山甲出处最早见于《楚辞》。
《天问》: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山海经》也称南方山林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其名曰鲮。这说明打屈原老夫子那会起,穿山甲就被当成了鱼,是一种食物,所以我们吃穿山甲的历史,那是由来已久。
鹌鹑,《礼记》记载过鹌鹑烹煮方法,屈原老夫子另一首诗《大招》,也称“炙鸹烝凫,煔鹑陈只。”意思是做好的各种野味,包括烤鹌鹑,一一陈列在桌子上。
这首《大招》名副其实,放的全是大招,各种楚国美食,屈老夫子是十足吃货一枚。
除此之外,还有黄雀、黄鳝、鳖、蛇、昆虫、海蜇等海藻、鸡枞等菌类......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不敢吃的。
比较特殊的,是雪蛤和天鹅。
雪蛤又叫林蛙,俗称蛤士蟆,以长白山所产最为名贵。吃雪蛤其实吃的是油,确切说是雌蛙输卵管,将其风干晾晒后会结成糊状,所以又有个名字叫“雪蛤膏”,民间俗称蛤蟆油。
雪花膏这个名字,搞不好是因为跟雪蛤膏比较像。动漫里蛤蟆常跟油相伴,神话里蛤蟆会吐火,来源都是雌蛙肚里那根管,油太大了,太好吃了,印象太深了。
说到癞蛤蟆,自然少不了天鹅。天鹅古称“鹄”,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那是把自己比成了天鹅。但这真不是个好兆头,因为与穿山甲一样,在古人眼里,天鹅就是用来吃的,而且是最上等美味。
《七命》里提到“四膳异肴”,首推便是“晨凫露鹄”。天鹅虽然好吃,但不容易抓,因为人家会飞。
古人为了吃天鹅,那真是想尽办法,用尽解数,但捕获寥寥无几,所以才有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其意本在嘲讽吃货。
自契丹兴起,天鹅命运便急转直下,因为契丹人养了一种鸟,叫海东青。都知道海东青用来狩猎,但猎啥?
《会编政宣上帙》:“又有俊鹘号海东青者击天鹅,人既以俊鹘而得天鹅。”
《草木子》:“海东青,鹘之至俊者也……其物善擒天鹅,飞放时,旋风羊角而上,直入云际。”
海东青打诞生起,用途就只有一个,猎天鹅。海东青好不好,贵不贵,全看它能捕来多大个天鹅,某些海东青价值万金,这全是吃货的力量。
懒蛤蟆吃不到天鹅肉,但对契丹人来说,那是家常便饭,辽史及契丹志有相当多捕天鹅记载,契丹每逢大祭或者国宴,头一道菜必定天鹅。
烹饪
先秦以前,处理食物方式,大多是蒸烤或熬羹,另外还有生吃的脍。脍意思是切成细条,最早用来加工鱼肉,所以说吃鱼生,那是周朝就有了的传统。
后面慢慢发展出烤肉,也就是“脍炙人口”,切成细条再烤,味道更美。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厨师,最重要是刀工,所以才有“庖丁解牛”典故。
唐代是饮食变化节点,汉代也是,汉代更多突出在烹饪方式上。比如豆腐,《本草纲目》说刘安发明了豆腐,考古也证实了这点,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壁画首次出现了豆腐作坊。
既然有豆腐,那就有石磨,虽然面食到唐代才成为主流,但在汉代,麦饭逐渐向麦面过渡,也使得菽(大豆)这个主粮,慢慢变成了副食,被加工成豆腐、豆酱、豆豉。
也是在汉代,高台火灶代替了先秦地灶,铁釜取代了铜釜。顺便说一句,汉代炼钢技术那是相当牛逼,高炉低碳,全世界独领风骚,没有可比性,打个比方就是别人铁渣都炼不好,西汉已经能造出优质低碳钢了。
汉军为啥那么厉害,武器牛啊,人手一把大马革士刀,谁扛得住?西汉炼钢技术,相当于欧洲16-17世纪,欧洲在几百年前,才刚刚达到西汉水平。
有了铁锅,吃货们迅速进化,发展出更多烹饪方式,煎烤烹炸,都由西汉而起,调味品也大为丰富。
豆酱带来了酱油,最早称为“清酱”,豆豉则是西汉常见调味品,食醋也发明了出来,最开始叫“酢”,音同字不同,南北朝才正式改为醋。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比如水果我没写,也没有提鱼,再比如茶酒。这是真写不完,仅茶文化和酒文化,洋洋洒洒写几本书都够够的,所以压根不必为老祖宗们操心,他们吃得好着呢,种类多的是。
最后说一句,你们瞅瞅,里面有多少字不认识,写这篇文章容易吗?真是一个一个字抠,一个一个扒拉,所以还不赶紧点个赞先。